SJ-I、SJ-II、速度檢測器、打滑開關
SJ-I、SJ-II、DH-I、DH-II、DH-III、XLDH-I、XLDH-II、XLDH-III、XLDH-F-I、XLDH-F-II、XLDH-F-III、打滑測速開關
打滑開關
本檢測器主要用于對膠帶輸送機運行速度的檢測,安裝注意事項編輯
(1)報警器探頭主要是接觸燃燒氣體傳感器的檢測元件,由鉑絲線圈上包氧化鋁和黏合劑組成球狀,其外表面附有鉑、鈀等稀有金屬。因此,在安裝時一定要小心,避免摔壞探頭。聲光報警至少發聲設備,沒有探頭。
(2)報警器的安裝高度一般應在180cm以上,以便于維修人員進行日常維護。
(3)報警器是安全儀表,有聲、光顯示功能,應安裝在工作人員易看到和易聽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消除隱患。
(4)報警器的周圍不能有對儀表工作有影響的強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
(5)被測氣體的密度不同,室內探頭的安裝位置也應不同。被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時,探頭應安裝在距屋頂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頭應安裝在距地面30cm處,方向向上。,主要適用于電力、冶金、碼頭、礦山、化工等行業。
工作原理:
當觸輪隨膠帶機運行而帶動內部的脈沖盤,在脈沖盤旋轉時傳感器的磁感應信號輸入到控制電路中,經放大、整型后進行計數,其計數植與預置數比較,判斷膠帶的帶速,即:正常速度、打滑或超速等。同時執行電路輸出相應的開關信號。
結構特點:
本機由觸輪、脈沖盤、電子脈沖開關、殼體組成,觸輪采用鑄鐵鑄造,表面銑槽以耐磨打滑作用,殼體采用鋁鑄造,連接處配有密封圈可以使本機減輕重量和具有較好防水性能,本機內開關輸出形式采用常閉型(可選常開型),若帶速低于常速度80%既可跳閘或停機。
該速度檢測器機箱及檢測探頭,均采用防水,安裝注意事項編輯
(1)報警器探頭主要是接觸燃燒氣體傳感器的檢測元件,由鉑絲線圈上包氧化鋁和黏合劑組成球狀,其外表面附有鉑、鈀等稀有金屬。因此,在安裝時一定要小心,避免摔壞探頭。聲光報警至少發聲設備,沒有探頭。
(2)報警器的安裝高度一般應在180cm以上,以便于維修人員進行日常維護。
(3)報警器是安全儀表,有聲、光顯示功能,應安裝在工作人員易看到和易聽到的地方,以便及時消除隱患。
(4)報警器的周圍不能有對儀表工作有影響的強電磁場(如大功率電機、變壓器)。
(5)被測氣體的密度不同,室內探頭的安裝位置也應不同。被測氣體密度小于空氣密度時,探頭應安裝在距屋頂30cm外,方向向下;反之,探頭應安裝在距地面30cm處,方向向上。,防塵結構。具有使用方便、性能可靠、設置靈活等特點,安裝方法編輯
聲光報警器由探測器與報警控制主機構成,廣泛應用于石油、燃氣、化工、油庫等存在有毒氣體的石油化工行業,用以檢測室內外危險場所的泄漏情況,是保證生產和人身安全的重要儀器。當被測場所存在有毒氣體時,探測器將氣信號轉換成電壓信號或電流信號傳送到報警儀表,儀器顯示出有毒氣體爆炸下限的百分比濃度值。當有毒氣體濃度超過報警設定值時發生聲光報警信號提示,值班人員及時采取安全措施,避免燃爆事故發生。,是膠帶輸送機較為理想的檢測、控制裝置。
防護等級:IP67有良好的抗震動性
技術參數
環境溫度: -30℃~ +60℃
相對濕度:不大于80%
觸點容量: AC220V/500MA
測速范圍:20~999r/min
開關開式:常閉型(或常開型)
重量:3.5KG
可靠性:>10的6方次 啟動停止
SJ-I、SJ-II、速度檢測器、打滑開關
,1.應用時的注意事項
聲光報警器固定式安裝一經就位,其位置就不易更改,具體應用時應考慮以下幾點。
(1)弄清所要監測的裝置有哪些可能泄漏點,分析它們的泄漏壓力、方向等因素,并畫出探頭位置分布圖,根據泄漏的嚴重程度分成Ⅰ、Ⅱ、Ⅲ三種等級。
(2)根據所在場所的氣流方向、風向等具體因素,判斷當發生大量泄漏時,有毒氣體的泄漏方向。
(3)根據泄漏氣體的密度(大于或小于空氣),結合空氣流動趨勢,綜合成泄漏的立體流動趨勢圖,并在其流動的下游位置作出初始設點方案。
(4)研究泄漏點的泄漏狀態是微漏還是噴射狀。如果是微漏,則設點的位置就要靠近泄漏點一些。如果是噴射狀泄漏,則要稍遠離泄漏點。綜合這些狀況,擬定出最終設點方案。這樣,需要購置的數量和品種即可估算出來。
(5)對于存在較大有毒氣體泄漏的場所,根據有關規定每相距10—20m應設一個檢測點。對于無人值班的小型且不連續運轉的泵房,需要注意發生有毒氣體泄漏的可能性,一般應在下風口安裝一臺檢測器。
(6)對于有氫氣泄漏的場所,應將檢測器安裝在泄漏點上方平面。
(7)對于氣體密度大于空氣的介質,應將檢測器安裝在低于泄漏點的下方平面上,并注意周圍環境特點。對于容易積聚有毒氣體的場所應特別注意安全監測點的設定。
(8)對于開放式有毒氣體擴散逸出環境,如果缺乏良好的通風條件,也很容易使某個部位的空氣中的有毒氣體含量接近或達到爆炸下限濃度,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安全監測點。 根據現場事故的分析結果,其中一半以上是由不正確的安裝和校驗造成的。因此,有必要介紹正確的安裝和校驗的注意事項以減少故障。